著名洗護巨頭多芬(Dove)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張GIF動圖,展示的是一名黑人女性在脫下棕色上衣之後,“脫胎換骨”成了一名徹頭徹尾的白人女性,似乎在暗示這一切都是沐浴露帶來的“神奇效果”。
廣告想要藉此來表達沐浴露的清潔力有多麼強,把黑人皮膚的顏色比喻為污漬,洗掉就白了。
這則廣告遭控種族歧視。“種族歧視”可是當下最為敏感的話題,而多芬的做法無疑挑戰了道德的底線。因此,國外網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對多芬進行聲討與抵制,之後多芬也為此進行致歉。
這種帶有歧視色彩的廣告會給消費者帶來深深的傷害,也會給品牌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從品牌資產角度而言,帶有歧視色彩的廣告事件或使公司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形象就此跌落谷底。
“物化(Objectification)骨子裡是跟性有關,有時也叫做性化(Sexualization)。物化女性最明顯的特點是把身體當作女人的全部,而忽略她作為人的其他方面。”
寶馬二手車的海報主體是一位疑似裸上身的性感女郎,廣告語是“你知道你不是第一個”,充滿了強烈的x暗示和商品化意味。
由於傳統上購買高檔車的男性消費者居多,不少汽車品牌的廣告都遊走於軟色情。但這種物化女性的營銷方式不但沒有抓住用戶痛點還落下了低俗,還會拉低自己的品牌檔次。
奧迪二手車投放的一條廣告觸犯了眾怒。
這條創意廣告從婚禮開始,講的是婆婆突然衝上舞台,為檢驗兒媳是否原裝無整容,動手揉搓兒媳的鼻子、耳朵、牙口……最後做出OK手勢,畫面隨後切到了奧迪二手車的介紹,此時的畫外音是“重要決定必須謹慎”和“官方認證才滿意”。
微博評論區裡,清一色的認為其廣告創意物化女性。這則廣告剝離了人性尺度,將人等價於可以進行質量檢驗的產品,對女性人格的蔑視格外明顯。
保障女性尊嚴作為女權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下互聯網世界反歧視求平等的輿論大背景下,被認為是隨時可燃的火藥桶和最容易踩中的地雷。拿物化女性當作賣點,顯然是極其不高明的營銷手腕。面對這樣的廣告,人們應當憤怒,無論男女。
網友指責麥當勞是在嘲諷心理疾病患者
對於那些正處於抑鬱期甚至有自殺傾向的心理疾病患者來說,這則廣告一點都不好笑。這則廣告引起了輿論的批評之聲,麥當勞趕緊向公眾致歉,表示這則廣告並未經過麥當勞公關部門的審批就直接刊登在公共地點。
紐約一間學校為了防治毒品分發了「反毒小鉛筆」,上面打印著「我太酷了不會吸毒(too cool to do drugs)」。不過他們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鉛筆是用來削的。
在削了幾次過後,上面的標語就會剩下「吸毒很酷(cool to do drugs)」,再削短一點甚至會剩下「去吸毒(do drugs)」。
有鑒於文化差異,可口可樂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廣告選擇了全圖說的方式。
這則廣告正確的解讀應該是:
「熱死了」、「喝可樂」、「生龍活虎」
不過可口可樂犯了致命的文化錯誤,阿拉伯人習慣從右邊開始閱讀。所以這則廣告在當地人眼中反而變成:
「生龍活虎」、「喝了可樂」、「就死了」。
眾所皆知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是死對頭。在萬聖節時百事可樂推出了一張圖片,是一瓶百事可樂穿著可口可樂樣式的斗篷,並打上標語「祝你有個嚇人的萬聖節」。意指可口可樂很嚇人。 (圖左)
而可口可樂更絕,直接延用了原圖,將標語開成「每個人都想扮成英雄」。這一輪,可口可樂回擊的漂亮,打臉百世達可樂。(圖右)
Comments